Tuesday, January 06, 2009

華嚴經第一次讀書會

本次先從華嚴經概念開始,首先看這幾個:
---------------------------------------------------------------------------
1. 華嚴經總科表解

--------------------------------------------------------------------------
2. 華嚴金獅子章 法藏法師
明緣起第一
謂金無自性,隨工巧匠緣,遂有獅子相起。
起但是緣,故名緣起。

辨色空第二
謂獅子相虛,唯是真金。
獅子不有,金體不無,故名色空。
又復空無自相,約色以明,不礙幻有,名為色空。

約三性第三
獅子情有,名為遍計。
獅子似有,名唯依他。
金性不變,故曰圓成。

顯無性第四
謂以金收獅子盡,金外更無獅子相可得,故名無相。

說無生第五
謂正見獅子生時,但是金生,金外更無一物。
獅子雖有生滅,金體本無增減,故曰無生。

論五教第六
(一)獅子雖是因緣之法,念念生滅,實無獅子相可得,名愚法聲聞教。

(二)即此緣生之法,各無自性,徹底唯空,名大乘始教。

(三)雖復徹底唯空,不礙幻有宛然。緣生假有,二相雙存,名大乘終教。

(四)即此二相,互奪雙亡,情偽不存,俱無有力,空有雙泯,名言路絕,
棲心無寄,名大乘頓教。

(五)即此情盡體露之法,混成一塊,繁興大用,起必全真;萬象紛然,
參而不雜。一切即一,皆同無性;一即一切,因果歷然。力用相收
,卷舒自在,名一乘圓教。

勒十玄第七
(一)金與獅子,同時成立,圓滿具足,名同時具足相應門。

(二)若獅子眼收獅子盡,則一切純是眼;若獅子耳收獅子盡,則一切純是耳。
諸根同時相收,悉皆具足,則一一皆雜,一一皆純,為圓滿藏,
明諸藏純雜具德門。

(三)金與獅子,相容成立,一多無礙;於中理事各各不同,或一或多,
各住自位,名一多相容不同門。

(四)獅子諸根,一一毛頭,皆以金收獅子盡。一一徹遍獅子眼,眼即耳,
耳即鼻,鼻即舌,舌即身。自在成立,無障無礙,名諸法相即自在門。

(五)若看獅子,唯獅子無金,即獅子顯金隱。若看金,則唯金無獅子,
即金顯獅子隱。若兩處看,俱隱俱顯。隱則祕密,現則顯著,
名祕密隱顯俱成門。

(六)金與獅子,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定純定雜,有力無力,即此即彼,
主伴交輝,理事齊現,皆悉相容,不礙安立,微細成辦,
名微細相容安立門。

(七)獅子眼耳支節,一一毛處,各有金獅子;一一毛處獅子,
同時頓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無邊獅子;又復一一毛,
帶此無邊獅子,還入一毛中。如是重重無盡,猶天帝網珠,
名因陀羅網境界門。

(八)說此獅子,以表無明,語其金體,具障真性;理事合論,況阿賴耶識?
令生正解,名託事顯法生解門。

(九)獅子是有為之法,念念生滅。剎那之間,分為三際,為過去現在未來。
此三際各有過現未來,總有三三之位,以立九世,即束為一段法門。
雖則九世,各各有隔,相由成立,融通無礙,同為一念,
名十世隔法異成門。

(十)金與獅子,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各無自性,由心迴轉。說事說理,
有成有立,名唯心迴轉善成門。

括六相第八
獅子是總相,五根差別是別相;共從一緣起是同相,眼、耳等不相濫是異相;
諸根合會有獅子是成相,諸根各住自位是壞相。

成菩提第九
菩提,此云道也,覺也。謂見獅子之時,即見一切有為之法,更不待壞,
本來寂滅。離諸取捨,即於此路流入薩婆若海,故名為道。即了無始以來,
所有顛倒,元無有實,明之為覺。究竟具一切種智,名成菩提。

入涅槃第十
見獅子與金,二相俱盡,煩惱不生。好醜現前,心安如海。妄想都盡,
無諸逼迫。出纏離障,永捨苦源,名入涅槃。
------------------------------------------------------------------
3. 功課:將一真法界、四法界、華藏世界的含意搞清楚,然後找齊資料

----------------------------------------------------
時間:2009.1.11 (日) 14:00 - 18:00
地點:台北市紹興北街23-1號8樓(善導寺站6號出口)

5 comments:

amanda said...

天哪!看得頭昏腦脹的...

達娃拉姆 said...

呃...我也好不到哪裡去(爆腎中的小拉)

Kingkiang said...

沒關係, 這都只是提示而已
不懂就去找資料 華嚴的資料很多

達娃拉姆 said...

一真法界:
華嚴宗所用極理之稱。猶天台家用諸法實相之語也。唯識論九曰:「勝義勝義,謂一真法界。」華嚴大疏曰:「往復無際,動靜一言,含眾妙而有餘,超言思而迴出者,其唯法界歟。」大疏鈔一曰:「以一真法界,為玄妙體。」言事事物物。一微一塵盡足為一真法界也。其體絕待故曰一,真實故曰真,融攝一切萬法。故曰法界。乃華嚴經一部之主意。三藏法數四曰:「無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徹融攝,故曰法界。即是諸佛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惟一真實,不可思議,是名一真法界。」

取自"http://zh.wikisource.org/wiki/%E4%BD%9B%E5%AD%B8%E5%A4%A7%E8%BE%AD%E5%85%B8/%E4%B8%80%E7%9C%9F%E6%B3%95%E7%95%8C"

Si said...

四法界 (來自wiki) 華嚴宗把法界分為四種,即為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
所謂「事法界」,是說一切眾生色心諸法,一一差別,各有分齊,故名為「事法界」。所指的即是現象世界。一切有生有滅有差別的事物現象,無論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全統攝於事法界之中。
所謂「理法界」,是說一切眾生色心等法,雖然有差別,而體性為一,同於一理,故名「理法界」即是無差別性的宇宙真理,也就是真如、佛性、法性、實相等。
「理事無礙法界」是指實相之理由事而顯,千差萬別的事物則由得理而成,理事交融,互為依緣而不為障礙,故名「理事無礙法界」。也就是說,事法界有差別性,理法界無差別性,有差別性是假的幻影,無差別是真的實相,真假即相即相入,圓融無礙,不可互離,所以叫理事無礙法界。
「事事無礙法界」,是說一切有分齊的事法,表面上看雖然有差別,而從一心所顯這一角度來看,則性質為一,故能稱性通融,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無盡,故名事事無礙法界。也就是說,既然一切事物現象多是假的,只是心的產物,那麼大小高下等差別就毫無意義,可以隨心所欲,事事圓融,無窮無盡。

這四種法界,代表了對世界的不同層次的認識,第一種是凡夫的認識,後四種屬於佛智。華嚴宗認為,只有事事無礙法界,才是佛智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