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7, 2005

長阿含卷一連結與下載

為了方便各位同學取用
以下為辦公室文件檔與html格式的

長阿含卷一(原文版本無注釋)HTML版本
長阿含卷一(原文版本無注釋)辦公室文件(Word)版本

另外順便提共

大智度論卷十連結

資料提供為
Jessypub
(來賓掌聲鼓勵...)

Sunday, December 25, 2005

大智度論研討會第二

本週的進度是大智度論卷十和長阿含卷ㄧ(大本經)
長阿含卷一就是大本經,敘述世尊降生的因緣

禮拜六見

Monday, December 12, 2005

大智度論研討會

這次專心的讀一次大智度論卷八和卷九,再公佈下次讀哪一本
本次有投影機,jessy可以帶電腦和投影片過來
複習一下愣嚴經的一些內容

這次因為週六很多人有事,改為周日下午兩點

Monday, November 28, 2005

法華經第六次讀經會

法華經最後一卷是單獨拿出來流傳最多最廣的的一卷,當中的每一品都可以體會到菩薩深廣的願力,上次有來參加的人各自領到一品,我照我的記憶覆述一次:
1. 妙音菩薩品;macy
2.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jessy
3. 陀羅尼品:英華
4. 妙莊嚴王本事品:小毛
5. 普賢菩薩勸發品:小西

大智度論看卷八卷九,麻煩macy印後面的章節,六份就好

時間是本週六下午兩點開始

Monday, November 07, 2005

第五次法華經讀經會


這次法華經讀到卷六,卷六有相當有名的常不輕菩薩和藥王菩薩本願,還有在如來神來神力品的廣長舌,看起來應該非常有趣。
大智度論看卷七,跟卷六同樣有點難度,希望大家要仔細看,尤其是講三昧的部份

本次因為我12號要去京都,所以順延一週到19號下午,希望拍的到安倍文殊院的文殊照片,還有回頭望的阿彌陀佛像


附上的圖片是阿逸多,有聽課的人應該知道是哪位菩薩

Tuesday, October 25, 2005

溫故知新 :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是什麼﹖

  這是說明人生命之生死循環的原理,共有十二個階段。由於無始以來
的無明愚痴,而引導我們造作種種的善惡行為;由行為的餘勢(業力)而
積聚成為生命之流的主體,叫做識;由識而感受生命的身心現象,叫做名
色;名色住胎而漸生起眼、耳、鼻、舌、身、意的身心狀態,叫做六入;
由六入的出胎而接觸到外在的事物;由與外在事物的接觸而有苦樂憂喜捨
的感受;由感受的分別作用而有瞋愛之心生起,瞋愛之心表現於外,便是
取捨求拒的種種善惡行為;由於這種種善惡行為,便又有了必將接受未來
果報的業因;既有了今生的業因,當受來生的生命;既有了來生的生,又
必有來生的老與死。這是生命之流三世迴環的因果定律︰造業因的集,受
果報的苦,再由苦而集,由集而苦,生生不已,也死死不已!


  現在為便於增加印象起見,再將十二因緣配合苦集二諦的三世因果關
係,列表如下︰
請到此看圖(圖表過大)



摘錄自聖嚴法師的原始佛教文內

更多的十二因緣白話解釋

Wednesday, October 19, 2005

第四次法華經讀經會

上次忘了說進度,法華經讀到卷五,大智度論讀卷六。
法華經卷五場面比十部星際大戰還浩大,大智度論卷六龍樹開始解空,都相當精彩,應該會有很多問題,會在本週內公佈大家各自的功課,請隨時上來看。


本週六有人要去參加婚禮,延至三點半開始

題目:
jeph
1. 名詞解釋:陀羅尼、阿逸多、阿提目多伽
2. 為何世尊成道四十於年卻能度脫無量眾生菩薩
3. 解釋諸法為何如虛空?如響?

jessy
1. 名詞解釋及典故:外道梵志、尼揵子、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旃陀羅、五種不男
2. 何謂安住四法?
3. 什麼是十四變化?

si
1. 世尊的壽命到底是七八十年?無量阿僧祇劫?或是不生不滅?為何又說跟修菩薩行有關?
2. 文殊菩薩為何曾經輪迴到地獄?
3.重新解釋十二因緣

eliza
1. 何謂法忍?等忍?無生法忍?
2. 為何世尊說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
3. 世尊為何要取滅度?

英華
1. 解釋五波羅密和八正道
2. 何謂意無罣礙?
3. 耆闍崛山在哪裡?

凱西
1. 何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 世尊度化的無數菩薩皆從娑婆世界下方湧出的意義是什麼?
3. 什麼是無所畏?

macy
1. 為何說諸法如鏡象?
2. 解釋四禪八定
3. 為何世尊說度化諸菩薩時長行頭陀處,至樂於靜處,文殊又說喜根勝意二菩薩不同的德行?究竟可代表菩薩行是如何?

小毛
1. 以犍闥婆城喻空的典故為何?
2. 何名微妙慧?何名粗智慧?

Monday, October 10, 2005

第三次法華讀經會


本週六(十月十五號)下午兩點,法華經讀到卷四,大智度論到卷五

Sunday, October 02, 2005

大智度論卷二~卷五 名詞解釋暨補充

婆伽婆 :
梵語 bhagavat。<一>為諸佛通號之一。又作薄伽梵、婆伽梵、婆伽伴、薄阿梵、婆帝、婆底、薄伽跋帝。意譯作有德、有大功德、有名 聲、眾祐巧分別、能破、世尊。即具備眾德為世所尊重恭敬者之意。亦即佛之尊稱。 關於婆伽婆之語義,於大智度論卷二、佛地經論卷一、法蘊足論卷二證淨品等 諸經論中,皆有引用或釋義。又據佛地經論卷一、玄應音義卷三載,婆伽婆(薄伽梵)一名總攝眾德,故將其置於經首。此即指諸經首之「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中 之「佛」字,譯自婆伽婆。由上所述,足證婆伽婆之名廣為人知。此外,婆伽婆原無世尊之義,「世尊」一詞為一般人所易解,故自古以來譯者多以其為婆伽婆之意 譯。 又據佛地經論卷一,舉出薄伽梵六義,即:(一)自在義,(二)熾盛義,(三)端嚴義,(四)名稱義,(五)吉祥義,(六)尊貴義。另據北本涅槃經卷 十八,亦列舉出婆伽婆七義,即:(一)能破煩惱。(二)能成就諸善法。(三)善解諸法義。(四)有大功德,無人能勝。(五)有大名聞,遍於十方。(六)能 做種種大惠施。(七)於無量阿僧祇劫吐(即不受之義)女根,盡捨諸惡煩惱。此外,在印度一般人尊稱神仙、貴人亦用婆伽婆一語,此時之婆伽婆則具有自在、正 義、離欲、吉祥、名稱、解脫等六義。(參閱「世尊」1522) <二>為阿彌陀佛三十七號之一。於讚阿彌陀佛偈中載有「我頂禮婆伽婆」一語, 即擷取諸佛之通號而立名,此乃因十方菩薩為恭敬歌頌阿彌陀佛無量廣大之功德,故以具有大功德意味之婆伽婆名,讚歎阿彌陀佛。〔增一阿含經卷十四、百論卷 上、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大乘義章卷二十末、異部宗輪論述記、翻梵語卷一〕p4453

陀羅尼:

  梵語 dh⑧ra 之音譯。又作陀憐尼。意譯總持、能持、能遮。即能總攝憶持無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換言之,陀羅尼即為一種記憶術。大智度論卷五、佛地經論卷五載,陀羅 尼為一種記憶術,即於一法之中,持一切法;於一文之中,持一切文;於一義之中,持一切義;故由記憶此一法一文一義,而能聯想一切之法,總持無量佛法而不散 失。陀羅尼能持各種善法,能遮除各種惡法。蓋菩薩以利他為主,為教化他人,故必須得陀羅尼,得此則能不忘失無量之佛法,而在眾中無所畏,同時亦能自由自在 的說教。有關菩薩所得之陀羅尼,諸經論所說頗多。及至後世,因陀羅尼之形式,類同誦咒,因此後人將其與咒混同,遂統稱咒為陀羅尼。然一般仍以字句長短加以 區分,長句者為陀羅尼,短句者為真言,一字二字者為種子。  關於陀羅尼之種類,依大智度論卷五、卷二十八載,陀羅尼分為四類:(一)聞持陀羅尼,得陀羅尼者耳聞之事不忘。(二)分別知陀羅尼,能區別一切邪正、好 醜之能力。(三)入音聲陀羅尼,聞一切言語音聲,歡喜而不瞋。(四)字入門陀羅尼,聽聞阿羅波遮那等四十二字門,即可體達諸法實相;蓋以悉曇四十二字門總 攝一切言語之故。上述之前三者稱為「三陀羅尼」。  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舉出四陀羅尼:(一)法陀羅尼,能記憶經句不忘。(二)義陀羅尼,能理解經義不忘。(三)咒陀羅尼,依禪定力起咒術,能消除眾生之災 厄。(四)忍陀羅尼,通達諸法離言之實相,了知其本性,忍法性而不失。有關修得此四陀羅尼之法,詳載於大乘義章卷十一。  天台宗據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之說,立有:旋陀羅尼、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等三陀羅尼,而以之配於空、假、中三觀。  咒,名為陀羅尼,故對經、律、論之三藏而言,集聚咒之記錄,稱作陀羅尼藏、明咒藏、祕藏等。乃五藏之一。基於此之陀羅尼,有大隨求陀羅尼、佛頂尊勝陀羅 尼等,以及應不同諸尊之特殊修法,依修法之目的而誦相應之陀羅尼。此外,密教中,於供養祖師或祈亡者冥福之法會,誦持尊勝陀羅尼,稱為陀羅尼會、陀羅尼講 會。〔賢愚經卷十阿難總持品、大寶積經卷四無上陀羅尼會、卷一一五無盡菩薩會、海龍王經卷二總持門品、總釋陀羅尼義讚、慧苑音義卷一〕p3607

三昧者,三三昧:空、無作、無相
三昧:
< >梵語 sam⑧dhi 之音譯,巴利語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譯為等持、定、正定、定意、調直定、正心行處等。即將心定於一處(或一境)的一種安定狀態。又一般俗語 形容妙處、極致、蘊奧、訣竅等之時,皆以「三昧」稱之,蓋即套用佛教用語而轉意者,然已與原義迥然有別。  於佛典中,sam⑧dhi 譯為等持時,「等」乃指離開心之浮(掉舉)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詳,「持」則指將心專止於一境之意,此即為將心止於一境而不散亂之狀態,稱為心一境性。 俱舍宗視之為十大地法之一,唯識宗則認為是五別境之一,且兩宗均以之為心所之一,但經部與成實宗則認為心所並無別體。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處,不令散亂,而保持安靜,此一狀態稱為三昧。達三昧之狀態時,即起正智慧而開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達到佛之聖境者,則稱三昧發 得或發定。舊譯常將三摩地(梵 sam⑧dhi,三昧、等持)、三摩底(梵 sam⑧patti,等至、正受、正定、現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⑧hita,等引、勝定)混同,而一概譯為三昧。實際上,三昧應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認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於定、散及善、惡、無記之三性,而僅限於一切有心位(不通於無心定)不亂心,且對一境地有集中之作 用者,即稱三摩地。對此,三摩底與三摩呬多則通於有心、無心,而僅局限於定(包含有心定、無心定而不通於散定)。  俱舍論卷二十八謂,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靜慮(四禪)、四無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別。四靜慮及四無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為體;又四靜慮 及四無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底)有八種,故稱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等三種。此外亦指空、無相、無願,或空空、無相 無相、無願無願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種三昧之中,第一種係以尋(尋求推度之粗雜的精神作用)與伺(伺察思惟之深細的精神作用)之有無,而分為:(一)初靜慮(初禪)與未至定。此屬有尋有 伺三摩地。又作有覺有觀三昧。(二)中間靜慮(中間定),屬無尋唯伺三摩地。又作無覺有觀三昧。(三)第二靜慮(第二禪)之近分以上屬無尋無伺三摩地。又 作無覺無觀三昧。第二種則指觀「人、法」皆空之三昧,稱為空三昧。捨離差別相之三昧,稱為無相三昧;捨離願求之思之三昧,則稱為無願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 中,又有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願無願三昧等。  據十住毘婆沙論卷十一載,三昧乃四禪(四靜慮)、八解脫以外之一切定。又謂唯三解脫門(無漏之空、無相、無願三昧)和有尋有伺等之三三昧稱為三昧。同論 又揭示定之範圍較狹,三昧之範圍則較廣,依此,諸佛菩薩所得之定可視為三昧。大乘義章卷十三舉出雜阿毘曇心論卷六、成實論卷十二、十地經論卷五等之說,而 述明禪、定、三昧、正受、三摩(梵 sam⑧patti,巴同,等至)、解脫、奢摩他(梵 〆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異。依其說法,則狹義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廣義則指四無量心及其他諸定。  阿含經認為四禪八定之外,另有空、無相、無願等之三三昧(三解脫門)與有尋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則有數百上千種種三昧之說。大乘經典之名稱,以「三 昧」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經、首楞嚴三昧經、慧印三昧經、自誓三昧經、佛印三昧經、法華三昧經、念佛三昧經、月燈三昧經、金剛三昧經等多種,這些經典對標 題所示之「三昧」均有詳細說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稱諸佛現前三昧與佛立三昧。此外,法華經卷一曾舉出無量義處三昧之名,舊譯華嚴經卷六與卷四十四,有華 嚴三昧、海印三昧、師子奮迅三昧之說。大品般若經卷三、卷五,亦有首楞嚴(健行)、寶印、師子遊戲等百八三昧之說。  天台宗在摩訶止觀卷二上舉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種三昧之說;修此四種三昧之道場,稱為四三昧院。此外,成實論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 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聖正三昧(兼修定、慧之無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經卷十三列出菩薩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種三昧之名,法華經卷七之十六三昧,即為法華三昧之異名。又身發火焰之三昧,稱為火界三昧、火定、火 光三昧,有火葬屍骸之意。最勝之三昧,則稱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選擇本願念佛集中將念佛稱為王三昧,又瑩山紹瑾撰之坐禪用心記亦將坐禪稱為王 三昧。  修三昧之堂,稱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種類而分,即有法華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雜阿含經卷十八、長阿含經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 五、大品般若經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論卷二十八、瑜伽師地論卷十一、集異門足論卷六、佛地經論卷一、成唯識論卷八、大乘義章卷十三、圓覺經略疏註卷上、 翻譯名義集卷四上〕(參閱「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場、墓地,亦稱為三昧。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華三昧堂,並延請僧侶修法華三昧。其法華三昧堂,可簡稱為三 昧堂或三昧。p580
十八空,是名空三昧
十八空:
梵語 a〇﹝⑧da〆a 〆Аnyat⑧ⅶ。即為破種種邪見所說之十八種空。即:(一)內空(梵 adhy⑧tma-〆Аnyat⑧),指眼等六內處中,無我、我所及無眼等之法。(二)外空(梵 bahirdh⑧-〆Аnyat⑧),指色等六外處中,無我、我所,及無色等之法。(三)內外空(梵 adhy⑧tma-bahirdh⑧-〆Аnyat⑧),即總六根、六境內外十二處中,無我、我所及無彼之法。(四)空空(梵 〆Аnyat⑧-〆Аnyat⑧),不著前三空。(五)大空(梵 mah⑧-〆Аnyat⑧),即於十方世界,無本來定方彼此之相。(六)第一義空(梵 param⑧rtha-〆Аnyat⑧),又作勝義空、真實空。即離諸法外,別無第一義實相之自性可得,於實相無所著。(七)有為空(梵 saskヾta-〆Аnyat⑧),即因緣集起之法與因緣之法相皆不可得。(八)無為空(梵 asaskヾta-〆Аnyat⑧),即於涅槃法離定取。(九)畢竟空(梵 atyanta-〆Аnyat⑧),又作至竟空。即以有為空、無為空破一切法,畢竟無有遺餘。(十)無始空(梵 anavar⑧gra-〆Аnyat⑧),又作無限空、無際空、無前後空。即一切法雖生起於無始,而亦於此法中捨離取相。(十一)散空(梵 anavak⑧ra-〆Аnyat⑧),又作散無散空、不捨空、不捨離空。即諸法但和合假有,故畢竟為別離散滅之相無所有。(十二)性空(梵 prakヾti-〆Аnyat⑧),又作本性空,佛性空。即諸法自性空。(十三)自相空(梵 svalak〇aa-〆Аnyat⑧),又作自共相空、相空。即諸法總別、同異之相不可得。(十四)諸法空(梵 sarva-dharma-〆Аnyat⑧),又作一切法空。即於蘊、處、界等一切法,自相不定,離取相。(十五)不可得空(梵 anupalambha-〆Аnyat⑧),又作無所有空。即諸因緣法中,求我、法不可得。(十六)無法空(梵 abh⑧va-〆Аnyat⑧),又作無性空、非有空。即諸法若已壞滅,則無自性可得,未來法亦如是。(十七)有法空(梵 svabh⑧va-〆Аnyat⑧),又作自性空、非有性空。即諸法但由因緣而有,故現在之有即非實有。(十八)無法有法空(梵 abh⑧va-svabh⑧va-〆Аnyat⑧), 又作無性自性空。即總三世一切法之生滅及無為法,一切皆不可得。此十八空,各經典依廢立互異,而立十三空、十四空、十六空、二十一空等諸說。〔大品般若經 卷一序品、放光般若經卷一、光讚般若經卷一、大般若經卷四七九、卷四八○、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大智度論卷三十一〕p353


無作三昧:
指 於一切生死法中,離願求造作之禪定。即對一切諸法無所願求,為與苦諦之苦、無常二行相,集諦之因、集、生、緣四行相相應之三昧。又作無願三昧(梵 apraihita-sam⑧dhi)、無作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係三三昧之一,三解脫門之一。〔增一阿含經卷十六、大品般若經卷一、無量壽經卷上〕 (參閱「三三昧」521)p508 7

無相:
<一>梵語animitta。無形相之意。為「有相」之對稱。大寶積 經卷五(大一一‧二九上):「一切諸法本性皆空,一切諸法自性無性。若空 無性,彼則一相,所謂無相。以無相故,彼得清淨。若空無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此即謂一切諸法無自性,本性為空,無形相可得,故稱為無相。另據北本大般 涅槃經卷三十師子吼菩薩品載,涅槃無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相、住相、壞相、男相、女相等十相,故涅槃又稱無相。  此外,賴寶之真言名目載,無相有淺略、深祕二義,即:(一)諸法之體性,如幻虛假,自性為空,一相不存,無色無形,此為淺略之無相。(二)一相之中雖具 一切相,然不留一相;此非為無色無形之無相,乃係具一切之相而無一相之義,故為深祕之無相。前者表示顯教遮情之意,後者為真言表德之義。另就「教」而言, 可分有相教、無相教;就「行」而言,可分有相行、無相行;就「觀」而言,可分有相觀、無相觀;就「土」而言,可分有相土、無相土。〔大品般若經卷十、卷二 十一、卷二十二、大智度論卷十八、卷六十一,百論卷上捨罪福品〕(參閱「有相無相」2437)  <二>(684~762)唐代禪僧。俗姓金,世稱金和上、東海大師。原為新羅王族,於新羅之群南寺出家受戒後,開元十六年(728)隨入唐 使航海來華。謁玄宗,住禪定寺,未久入蜀,至德純寺,欲師事處寂,時處寂因病不得引見,然無相燃一指供養,遂得留止二年。二十四年,處寂遣人喚無相,付囑 從智詵所傳之達磨衣,遂隱山中修頭陀行。後應請開禪法,住成都府淨眾寺,化導二十年。天寶末年玄宗入蜀曾召見之,禮錫豐隆。寶應元年(762)五月,將信 衣付囑予無住,十九日坐化,世壽七十九。師於每年十二月及正月設道場說法,先引聲教念佛,次說無憶、無念、莫忘三句。後世之淨眾宗,即指無相之法系。其傳 承及教旨,見於宗密「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圓覺經大疏鈔卷三下、宋高僧傳卷十九、神僧傳卷七、曆代法寶記、景德傳燈錄卷四、禪學思想史卷上(忽 滑谷快天)、支那淨土教理史(望月信亨)、禪宗史研究(宇井伯壽)〕p5103

Monday, September 19, 2005

第二次法華經讀經會進度

這次法華經的進度,就而卷二的信解品第四讀到卷三結束,這段又有一些有趣的比喻小故事,同時又有弟子備授記成佛。大智度論讀到卷四完,同時卷一二上次很多人沒看,我也會抽問重講。
本次日期為10/1(六)下午兩點,大家準時參加

Saturday, September 17, 2005

佛學園另一課外活動

在大家要開始進行法華經的功課時,也有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那就是淡江大學已於8月份成立西藏研究中心,目前仍是草創時期。中心的成立過程與達賴喇嘛有非常深的緣份,同時也是在達賴喇嘛的支持之下成立,法王也允諾待正式成立後,會再親自來台主持開幕儀式。

目前中心的工作規劃如下:
1. 每年定期舉辦國際藏學會議,邀請國際學者就西藏之文化作深入之研討。
2. 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及演講會,延請學者專家介紹宗教、藝術、民俗方面議題。
3. 舉辦西藏文物展覽會及宗教祈福活動。
4. 成立讀書會,探討藏學新知。

中心的組織架構及相關訊息,大家可以參考其網站:http://163.13.226.19/buddha/intro.asp屆時將會邀請由達賴喇嘛認證的格西(佛學博士)前來授課及參與讀書會等等。

另外9/21將會開始舉行讀書會,先是由吳寬主任主持,好消息是讀書會將會安排每兩週在週三或週四晚舉行由仁波切主持的讀書會。若大家有興趣,也可直接跟他們報名喔,參見:http://163.13.226.19/buddha/guestbook-detail.asp?id=7

若大家時間許可,就可以把它當kk佛學園的課外活動,更進一步了解西藏文化與佛教,還可以晚上在淡大校園享受另一種不同的悠閒氣氛與讀書會。

大智度論 (卷1) 先行課前補充

不定期修訂,我會不定時把比較特別的或是難懂的放上來補充

四悉檀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此乃佛陀善於觀機逗教,善用四悉檀教化眾生之故也。

「悉檀」為梵漢兼稱,「悉」乃華語,普遍之意;「檀」乃梵語,布施之意,合譯為「成就」。「四悉檀」就是佛陀用以成就、教化眾生的四種法門;由於這四種法門是針對眾生的根機與需要而設,因此能遍施一切眾生,故稱「四悉檀」。

1.世界悉檀:即佛陀隨順世間之法而說因緣和合的道理;也就是以世間一般的思想、語言、觀念等事物,說明緣起的真理。例如,人是由五蘊諸法假合而成,故非實體。但是一般世俗的見解,認為人的存在是真實不虛的,佛陀乃說適合世俗之法以隨順眾人,令凡夫喜悅而得世間之正智,因此又稱為「樂欲悉檀」。

2.各各為人悉檀:即佛陀應眾生個別之根機與能力,而說各種出世實踐法,令眾生生起善根;也就是先觀察眾生稟賦的優劣和善根的深淺,然後再隨機說法,建立對方的信心,善根滋長,因此又稱「生善悉檀」。

3.對治悉檀:即佛陀針對眾生的貪、瞋、痴等煩惱,應病而予法藥。譬如對多貪眾生說不淨觀,對多瞋眾生說慈悲觀,對散亂眾生說數息觀,對愚痴眾生說因緣觀,對多障眾生說念佛觀。對治悉檀為滅除眾生煩惱與惡業之教,以其能斷眾生諸惡,因此又稱「斷惡悉檀」。

4.第一義悉檀:佛以善巧方便,依第一義來詮明一實中道之理,令眾生斷惑證理。佛陀為了破除一切論議語言,直接以第一義詮明諸法實相之理,令眾生真正契入教法,故又稱「入理悉檀」。

「四悉檀」總攝三藏十二部經,及八萬四千法門;因此唯佛陀能究竟具足,且遍應群機而無礙自在。由於佛陀能善用四悉檀,觀機逗教,圓融無礙,所以能成為宇宙間最偉大的教育家;而佛陀的教法,也因此成為人間一道永恆不滅的光明。


五乘佛法

  釋迦世尊成道之後,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普度眾生。惟以眾生根器不同,如果祇說一乘法,將使小根小智之流,不能獲得法益。故說種種權巧方便法門,適應種種根基。佛如大醫王,對眾生種種不同之病源,施以種種不同之法藥而醫治之。這就使佛中有了世間、出世間種種不同的法門,這種種不同的法門,綜略言之,可以五乘佛法概括之。

  乘,指道、船、車,即運載之義。為教化眾生而將之運載至理想境界之五種法門,稱為五乘。所謂五乘佛法,是人乘、天乘、聲聞乘、辟支佛乘、菩薩乘,這五乘的修持和所證的果位如下表所示:

1. 人乘,人以三歸五戒為乘,運出三塗四趣而生於人道。
2. 天乘,以上品十善及四禪八定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人道而達天界。
3. 聲聞乘,即以四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涅槃城而證阿羅漢。
4. 緣覺乘,即以十二因緣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無餘涅槃而成辟支佛。
5. 菩薩乘,即以悲智六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總超三界三乘之境,至無上菩提大般涅槃之彼岸而證佛果。

  總之,教導、運載眾生生於人、天乘之世間法門,稱為世間乘;教導、運載眾生生於聲聞、緣覺、菩薩乘,以超越生死迷界之法門,稱為出世間乘。出世三乘中,聲聞、辟支佛是小乘,菩薩是大乘。

  關於聲聞和辟支佛所修持的四聖諦和十二因緣,在前文中已有介紹,聲聞乘修四諦,證聲聞四果。聲聞是親聞佛之聲教,徹悟四諦真理,漸次斷見思二惑,因而脫出世間生死苦海者,謂之聲聞。聲聞四果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辟支佛修十二因緣,證辟支佛果。辟支佛譯為緣覺或獨覺,眾生聞佛說十二因緣之理,因而覺悟者,名曰緣覺。若於無佛之世,眾生無從聞法,但因宿世福德因緣故,能於諸法生滅的演變中,悟世間無常,或睹飛花落葉而感悟無常之相,因而豁破無明者,皆名獨覺。

  菩薩修六度菩薩道,證圓滿佛果。菩薩是梵語的略稱,具足應稱菩提薩埵。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覺是覺悟,自覺且又覺他。有情是指一切有情識的眾生。是既能自覺,又能覺悟一切有情識的眾生。所以菩薩是上求成就佛道;下化有情眾生。

  要行菩薩道,先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第一要無我,第二要慈悲。亦即,行慈悲而不執有我,知無我而不斷慈悲,這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所謂六度,全稱六波羅蜜多,譯作六度、六到彼岸。波羅蜜多譯為度,為到彼岸之意。即為達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薩欲成佛道所實踐之六種德目。即:

1. 布施波羅蜜,又作檀那波羅蜜。有財施、法施(教以真理)、無畏施(除去眾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種,能對治慳貪,消除貧窮。
2. 持戒波羅蜜,又作尸羅波羅蜜。持守戒律,並常自省,能對治惡業,使身心清涼。
3. 忍辱波羅蜜,又作羼提波羅蜜。忍耐迫害,能對治瞋恚,使心安住。
4. 精進波羅蜜,又作毘梨耶波羅蜜。實踐其他五德目時,上進不懈,不屈不撓,能對治懈怠,生長善法。
5. 禪定波羅蜜,又作禪那波羅蜜。修習禪定,能對治亂意,使心安定。
6. 智慧波羅蜜,又作般若波羅蜜。能對治愚癡,開真實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諦。

  以上六波羅蜜,始於布施,而終於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薩之偉大胸襟。

  五戒是佛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種制戒。即:(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不與取),(三)不邪婬(非梵行),(四)不妄語(虛誑語),(五)不飲酒。又作優婆塞五戒、優婆塞戒。在小乘經量部中,受三歸依即成優婆塞,准許五戒分別受持;說一切有部則須先受三歸依,後具受五戒,始名優婆塞,故不許五戒分別受持。五戒之中,前四戒屬性戒,於有情之境發得;後一戒屬遮戒,於非情之境發得。又前三戒防身,第四戒防口,第五戒通防身、口,護前四戒。我國古來以五戒配列於仁、義、禮、智、信五常。

  十善即十善業,乃身口意三業中所行之十種善行為。又作十善業道、十善根本業道。反之,身口意所行之十種惡行為,稱為十惡,又作十惡業道、十黑業道。即:(一)殺生。(二)偷盜。(三)邪淫。(四)妄語。(五)兩舌,即說離間語、破語。(六)惡口,即惡語、惡罵。(七)綺語,即雜穢語、散亂語、無義語,乃從染心所發者。(八)貪欲,即貪愛、貪取、慳貪。(九)瞋恚。(十)邪見,即愚癡。遠離以上十惡,則為十善。依此順序,屬身業者三,屬口業者四,屬意業者三,稱為「身三、口四、意三」。除意三外之七支,稱為七支業。此十業道屬根本者,故立為根本業道。
「五濁惡世」淺釋

「五濁」,意指減劫(即人類壽命次第減短之時代)中所起的五種滓濁。

婆娑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示現、教化的國土,也就是我們所居住的世界。「婆娑」翻譯為「堪忍」,意思是說這個世界雖然眾苦煎迫,但是人生活在其中,還有能力忍受,因此稱為堪忍。

根據《阿彌陀經》云,婆娑世界是個五濁惡世,五濁分別是:

1.劫濁:人壽本來是八萬四千歲,隨著人心越來越凶惡,道德越來越澆薄,因此每一百年就減少一歲,直減到三十歲時有饑饉之災,減到二十歲時有疾疫之災,減到十歲時有刀兵之災,而世界眾生無不受害,是為劫濁。

2.見濁:正法、像法滅盡後,末法時代的眾生,知見不正,邪見增盛,不知修行善道,是為見濁。

3.煩惱濁:眾生追逐五欲六塵,引生貪、嗔、痴、慢、疑等煩惱而惱亂身心,是為煩惱濁。

4.眾生濁:眾生因為知見不正,煩惱覆心,因此不知孝順父母,不懂修善去惡,不畏惡業果報,以致福報漸衰,苦報漸增,是為眾生濁。

5.命濁:眾生因惡業增加,故而壽命漸減,從往古八萬四千歲,到滿百者稀,是為命濁。

五濁之中,以劫濁為總,其餘為別。四濁中又以見濁、煩惱濁二者為濁之自體,而成眾生濁與命濁二者。婆娑世界因為有此五濁,故稱惡世。

有一次,舍利弗不解的問佛陀:「為什麼諸佛國土都清淨無比,唯獨佛陀您所教化的國土卻是如此的污濁骯髒呢?」

釋迦牟尼佛即以腳趾一按,霎時日月四洲、金河茂樹、繁花秀草,齊現眼前。祂說:「這才是我的世界,你所看到濁穢不堪的國度,那是眾生業力所現。」

佛陀是為了救度此界眾生才示現婆娑世界的。
Taken from 佛教城市

Tuesday, September 13, 2005

法華經與大智度論文字檔連結

這是我整理過的版本

《妙法蓮華經》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版權由cbeta所有
【經錄部類】〔法華部類〕〔法華部〕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九冊 No. 262《妙法蓮華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V1.20 (Big5) 普及版,完成日期:2004/11/1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輸入,維習安大德提供,其他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 Taisho Tripitaka Vol. 9, No. 262 妙法蓮華經
# CBETA Chinese Electronic Tripitaka V1.20 (Big5) Normalized Version, Release Date: 2004/11/19
# Distributor: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CBETA)
# Source material obtained from: Text as inputted by Mr. Hsiao Chen-Kuo, Text as provided by Mr. Christian Wittern, Others
# Distributed free of charge. For details please read at The Copyright of CBETA DATABASE



《大智度論》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感謝Jessy大德提共連結)
來源感謝貓梅西提供

另有辦公室文件檔案格式請點下載

Sunday, September 11, 2005

第一次法華讀經會進度


9/17號這週,不知是有沒有人會要回家過中秋,或者就禮拜六中午早一點,傍晚就結束。
這次的法華經看到卷二譬喻品第三,大智度論讀到卷第二,大智度論初品總說如是我聞釋論。
這 次暫時不針對個人出題目,大家在這段時間讀到有問題就盡量post上來提問,我也會抽問。但有三個重點是要大家細看領悟的,這我之前在講愣嚴經的時候多多 少少提過,第一個是法華經譬喻品的三界火宅;第二個是大智度論初品總說如是我聞釋論對於如是我聞的解說;第三個是大智度論同一卷對於佛滅度後大迦葉尊者 佛法集結的過程詳細的描述,這幾則都是佛經裡面相當動人的故事,希望大家仔細領會,有問題盡管提出來。

釋迦多寶二佛併坐像的出處原始網頁: www.lzcc.com.cn/ foxiangtu/foxiang8.htm

Sunday, September 04, 2005

文殊菩薩


P1010005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ingkiang.
法界源流圖中,釋迦摩尼佛會中的文殊菩薩,典型的手持智慧寶劍,騎青獅的造型。

新課程,新教室,希望有新同學

法華經為主,大智度論 當成課外讀物。大智度論相傳是龍樹菩薩針對摩訶般若經所寫的經論,逐字逐句地解經,所以看了大智度論等於也把般若經重要的部份讀過,不過因為大智度論篇幅挺大,所以會把重要的部份指定出來,其他的有興趣就自己詳讀。

所以本週的功課有兩件,第一件事請大家把這兩部經典找到,最好是有流通的書,大智度論因為很大部,而且不好取得,可能家裡也沒那麼多空間收藏的人可以讀電子版,但是知道哪裡有流通大智度論請告訴其他人。
第二件事情是請大家去收集所有文殊菩薩的法相,無論是繪畫、雕像,唐卡....,並請把出處和典故找出來,盡量收集,最好可以親自跑一趟寺院,照個像(像是jessypub去日本也許就可以找到一些),可以貼上來,也可以下次聚會一起交流。
個別的功課會在大家找到課本後公佈,請按時上來看看囉
然後,有新同學想加入,可以趁機一起來囉

慧明禪寺


P1010041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ingkiang.
十年前皈依的地方,因為有開車,因為隔壁開了朱銘美術館,所以很容易找到,經輪上刻了金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