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5, 2005

溫故知新 :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是什麼﹖

  這是說明人生命之生死循環的原理,共有十二個階段。由於無始以來
的無明愚痴,而引導我們造作種種的善惡行為;由行為的餘勢(業力)而
積聚成為生命之流的主體,叫做識;由識而感受生命的身心現象,叫做名
色;名色住胎而漸生起眼、耳、鼻、舌、身、意的身心狀態,叫做六入;
由六入的出胎而接觸到外在的事物;由與外在事物的接觸而有苦樂憂喜捨
的感受;由感受的分別作用而有瞋愛之心生起,瞋愛之心表現於外,便是
取捨求拒的種種善惡行為;由於這種種善惡行為,便又有了必將接受未來
果報的業因;既有了今生的業因,當受來生的生命;既有了來生的生,又
必有來生的老與死。這是生命之流三世迴環的因果定律︰造業因的集,受
果報的苦,再由苦而集,由集而苦,生生不已,也死死不已!


  現在為便於增加印象起見,再將十二因緣配合苦集二諦的三世因果關
係,列表如下︰
請到此看圖(圖表過大)



摘錄自聖嚴法師的原始佛教文內

更多的十二因緣白話解釋

Wednesday, October 19, 2005

第四次法華經讀經會

上次忘了說進度,法華經讀到卷五,大智度論讀卷六。
法華經卷五場面比十部星際大戰還浩大,大智度論卷六龍樹開始解空,都相當精彩,應該會有很多問題,會在本週內公佈大家各自的功課,請隨時上來看。


本週六有人要去參加婚禮,延至三點半開始

題目:
jeph
1. 名詞解釋:陀羅尼、阿逸多、阿提目多伽
2. 為何世尊成道四十於年卻能度脫無量眾生菩薩
3. 解釋諸法為何如虛空?如響?

jessy
1. 名詞解釋及典故:外道梵志、尼揵子、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旃陀羅、五種不男
2. 何謂安住四法?
3. 什麼是十四變化?

si
1. 世尊的壽命到底是七八十年?無量阿僧祇劫?或是不生不滅?為何又說跟修菩薩行有關?
2. 文殊菩薩為何曾經輪迴到地獄?
3.重新解釋十二因緣

eliza
1. 何謂法忍?等忍?無生法忍?
2. 為何世尊說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
3. 世尊為何要取滅度?

英華
1. 解釋五波羅密和八正道
2. 何謂意無罣礙?
3. 耆闍崛山在哪裡?

凱西
1. 何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 世尊度化的無數菩薩皆從娑婆世界下方湧出的意義是什麼?
3. 什麼是無所畏?

macy
1. 為何說諸法如鏡象?
2. 解釋四禪八定
3. 為何世尊說度化諸菩薩時長行頭陀處,至樂於靜處,文殊又說喜根勝意二菩薩不同的德行?究竟可代表菩薩行是如何?

小毛
1. 以犍闥婆城喻空的典故為何?
2. 何名微妙慧?何名粗智慧?

Monday, October 10, 2005

第三次法華讀經會


本週六(十月十五號)下午兩點,法華經讀到卷四,大智度論到卷五

Sunday, October 02, 2005

大智度論卷二~卷五 名詞解釋暨補充

婆伽婆 :
梵語 bhagavat。<一>為諸佛通號之一。又作薄伽梵、婆伽梵、婆伽伴、薄阿梵、婆帝、婆底、薄伽跋帝。意譯作有德、有大功德、有名 聲、眾祐巧分別、能破、世尊。即具備眾德為世所尊重恭敬者之意。亦即佛之尊稱。 關於婆伽婆之語義,於大智度論卷二、佛地經論卷一、法蘊足論卷二證淨品等 諸經論中,皆有引用或釋義。又據佛地經論卷一、玄應音義卷三載,婆伽婆(薄伽梵)一名總攝眾德,故將其置於經首。此即指諸經首之「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中 之「佛」字,譯自婆伽婆。由上所述,足證婆伽婆之名廣為人知。此外,婆伽婆原無世尊之義,「世尊」一詞為一般人所易解,故自古以來譯者多以其為婆伽婆之意 譯。 又據佛地經論卷一,舉出薄伽梵六義,即:(一)自在義,(二)熾盛義,(三)端嚴義,(四)名稱義,(五)吉祥義,(六)尊貴義。另據北本涅槃經卷 十八,亦列舉出婆伽婆七義,即:(一)能破煩惱。(二)能成就諸善法。(三)善解諸法義。(四)有大功德,無人能勝。(五)有大名聞,遍於十方。(六)能 做種種大惠施。(七)於無量阿僧祇劫吐(即不受之義)女根,盡捨諸惡煩惱。此外,在印度一般人尊稱神仙、貴人亦用婆伽婆一語,此時之婆伽婆則具有自在、正 義、離欲、吉祥、名稱、解脫等六義。(參閱「世尊」1522) <二>為阿彌陀佛三十七號之一。於讚阿彌陀佛偈中載有「我頂禮婆伽婆」一語, 即擷取諸佛之通號而立名,此乃因十方菩薩為恭敬歌頌阿彌陀佛無量廣大之功德,故以具有大功德意味之婆伽婆名,讚歎阿彌陀佛。〔增一阿含經卷十四、百論卷 上、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大乘義章卷二十末、異部宗輪論述記、翻梵語卷一〕p4453

陀羅尼:

  梵語 dh⑧ra 之音譯。又作陀憐尼。意譯總持、能持、能遮。即能總攝憶持無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換言之,陀羅尼即為一種記憶術。大智度論卷五、佛地經論卷五載,陀羅 尼為一種記憶術,即於一法之中,持一切法;於一文之中,持一切文;於一義之中,持一切義;故由記憶此一法一文一義,而能聯想一切之法,總持無量佛法而不散 失。陀羅尼能持各種善法,能遮除各種惡法。蓋菩薩以利他為主,為教化他人,故必須得陀羅尼,得此則能不忘失無量之佛法,而在眾中無所畏,同時亦能自由自在 的說教。有關菩薩所得之陀羅尼,諸經論所說頗多。及至後世,因陀羅尼之形式,類同誦咒,因此後人將其與咒混同,遂統稱咒為陀羅尼。然一般仍以字句長短加以 區分,長句者為陀羅尼,短句者為真言,一字二字者為種子。  關於陀羅尼之種類,依大智度論卷五、卷二十八載,陀羅尼分為四類:(一)聞持陀羅尼,得陀羅尼者耳聞之事不忘。(二)分別知陀羅尼,能區別一切邪正、好 醜之能力。(三)入音聲陀羅尼,聞一切言語音聲,歡喜而不瞋。(四)字入門陀羅尼,聽聞阿羅波遮那等四十二字門,即可體達諸法實相;蓋以悉曇四十二字門總 攝一切言語之故。上述之前三者稱為「三陀羅尼」。  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舉出四陀羅尼:(一)法陀羅尼,能記憶經句不忘。(二)義陀羅尼,能理解經義不忘。(三)咒陀羅尼,依禪定力起咒術,能消除眾生之災 厄。(四)忍陀羅尼,通達諸法離言之實相,了知其本性,忍法性而不失。有關修得此四陀羅尼之法,詳載於大乘義章卷十一。  天台宗據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之說,立有:旋陀羅尼、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等三陀羅尼,而以之配於空、假、中三觀。  咒,名為陀羅尼,故對經、律、論之三藏而言,集聚咒之記錄,稱作陀羅尼藏、明咒藏、祕藏等。乃五藏之一。基於此之陀羅尼,有大隨求陀羅尼、佛頂尊勝陀羅 尼等,以及應不同諸尊之特殊修法,依修法之目的而誦相應之陀羅尼。此外,密教中,於供養祖師或祈亡者冥福之法會,誦持尊勝陀羅尼,稱為陀羅尼會、陀羅尼講 會。〔賢愚經卷十阿難總持品、大寶積經卷四無上陀羅尼會、卷一一五無盡菩薩會、海龍王經卷二總持門品、總釋陀羅尼義讚、慧苑音義卷一〕p3607

三昧者,三三昧:空、無作、無相
三昧:
< >梵語 sam⑧dhi 之音譯,巴利語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譯為等持、定、正定、定意、調直定、正心行處等。即將心定於一處(或一境)的一種安定狀態。又一般俗語 形容妙處、極致、蘊奧、訣竅等之時,皆以「三昧」稱之,蓋即套用佛教用語而轉意者,然已與原義迥然有別。  於佛典中,sam⑧dhi 譯為等持時,「等」乃指離開心之浮(掉舉)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詳,「持」則指將心專止於一境之意,此即為將心止於一境而不散亂之狀態,稱為心一境性。 俱舍宗視之為十大地法之一,唯識宗則認為是五別境之一,且兩宗均以之為心所之一,但經部與成實宗則認為心所並無別體。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處,不令散亂,而保持安靜,此一狀態稱為三昧。達三昧之狀態時,即起正智慧而開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達到佛之聖境者,則稱三昧發 得或發定。舊譯常將三摩地(梵 sam⑧dhi,三昧、等持)、三摩底(梵 sam⑧patti,等至、正受、正定、現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⑧hita,等引、勝定)混同,而一概譯為三昧。實際上,三昧應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認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於定、散及善、惡、無記之三性,而僅限於一切有心位(不通於無心定)不亂心,且對一境地有集中之作 用者,即稱三摩地。對此,三摩底與三摩呬多則通於有心、無心,而僅局限於定(包含有心定、無心定而不通於散定)。  俱舍論卷二十八謂,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靜慮(四禪)、四無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別。四靜慮及四無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為體;又四靜慮 及四無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底)有八種,故稱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等三種。此外亦指空、無相、無願,或空空、無相 無相、無願無願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種三昧之中,第一種係以尋(尋求推度之粗雜的精神作用)與伺(伺察思惟之深細的精神作用)之有無,而分為:(一)初靜慮(初禪)與未至定。此屬有尋有 伺三摩地。又作有覺有觀三昧。(二)中間靜慮(中間定),屬無尋唯伺三摩地。又作無覺有觀三昧。(三)第二靜慮(第二禪)之近分以上屬無尋無伺三摩地。又 作無覺無觀三昧。第二種則指觀「人、法」皆空之三昧,稱為空三昧。捨離差別相之三昧,稱為無相三昧;捨離願求之思之三昧,則稱為無願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 中,又有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願無願三昧等。  據十住毘婆沙論卷十一載,三昧乃四禪(四靜慮)、八解脫以外之一切定。又謂唯三解脫門(無漏之空、無相、無願三昧)和有尋有伺等之三三昧稱為三昧。同論 又揭示定之範圍較狹,三昧之範圍則較廣,依此,諸佛菩薩所得之定可視為三昧。大乘義章卷十三舉出雜阿毘曇心論卷六、成實論卷十二、十地經論卷五等之說,而 述明禪、定、三昧、正受、三摩(梵 sam⑧patti,巴同,等至)、解脫、奢摩他(梵 〆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異。依其說法,則狹義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廣義則指四無量心及其他諸定。  阿含經認為四禪八定之外,另有空、無相、無願等之三三昧(三解脫門)與有尋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則有數百上千種種三昧之說。大乘經典之名稱,以「三 昧」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經、首楞嚴三昧經、慧印三昧經、自誓三昧經、佛印三昧經、法華三昧經、念佛三昧經、月燈三昧經、金剛三昧經等多種,這些經典對標 題所示之「三昧」均有詳細說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稱諸佛現前三昧與佛立三昧。此外,法華經卷一曾舉出無量義處三昧之名,舊譯華嚴經卷六與卷四十四,有華 嚴三昧、海印三昧、師子奮迅三昧之說。大品般若經卷三、卷五,亦有首楞嚴(健行)、寶印、師子遊戲等百八三昧之說。  天台宗在摩訶止觀卷二上舉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種三昧之說;修此四種三昧之道場,稱為四三昧院。此外,成實論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 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聖正三昧(兼修定、慧之無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經卷十三列出菩薩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種三昧之名,法華經卷七之十六三昧,即為法華三昧之異名。又身發火焰之三昧,稱為火界三昧、火定、火 光三昧,有火葬屍骸之意。最勝之三昧,則稱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選擇本願念佛集中將念佛稱為王三昧,又瑩山紹瑾撰之坐禪用心記亦將坐禪稱為王 三昧。  修三昧之堂,稱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種類而分,即有法華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雜阿含經卷十八、長阿含經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 五、大品般若經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論卷二十八、瑜伽師地論卷十一、集異門足論卷六、佛地經論卷一、成唯識論卷八、大乘義章卷十三、圓覺經略疏註卷上、 翻譯名義集卷四上〕(參閱「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場、墓地,亦稱為三昧。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華三昧堂,並延請僧侶修法華三昧。其法華三昧堂,可簡稱為三 昧堂或三昧。p580
十八空,是名空三昧
十八空:
梵語 a〇﹝⑧da〆a 〆Аnyat⑧ⅶ。即為破種種邪見所說之十八種空。即:(一)內空(梵 adhy⑧tma-〆Аnyat⑧),指眼等六內處中,無我、我所及無眼等之法。(二)外空(梵 bahirdh⑧-〆Аnyat⑧),指色等六外處中,無我、我所,及無色等之法。(三)內外空(梵 adhy⑧tma-bahirdh⑧-〆Аnyat⑧),即總六根、六境內外十二處中,無我、我所及無彼之法。(四)空空(梵 〆Аnyat⑧-〆Аnyat⑧),不著前三空。(五)大空(梵 mah⑧-〆Аnyat⑧),即於十方世界,無本來定方彼此之相。(六)第一義空(梵 param⑧rtha-〆Аnyat⑧),又作勝義空、真實空。即離諸法外,別無第一義實相之自性可得,於實相無所著。(七)有為空(梵 saskヾta-〆Аnyat⑧),即因緣集起之法與因緣之法相皆不可得。(八)無為空(梵 asaskヾta-〆Аnyat⑧),即於涅槃法離定取。(九)畢竟空(梵 atyanta-〆Аnyat⑧),又作至竟空。即以有為空、無為空破一切法,畢竟無有遺餘。(十)無始空(梵 anavar⑧gra-〆Аnyat⑧),又作無限空、無際空、無前後空。即一切法雖生起於無始,而亦於此法中捨離取相。(十一)散空(梵 anavak⑧ra-〆Аnyat⑧),又作散無散空、不捨空、不捨離空。即諸法但和合假有,故畢竟為別離散滅之相無所有。(十二)性空(梵 prakヾti-〆Аnyat⑧),又作本性空,佛性空。即諸法自性空。(十三)自相空(梵 svalak〇aa-〆Аnyat⑧),又作自共相空、相空。即諸法總別、同異之相不可得。(十四)諸法空(梵 sarva-dharma-〆Аnyat⑧),又作一切法空。即於蘊、處、界等一切法,自相不定,離取相。(十五)不可得空(梵 anupalambha-〆Аnyat⑧),又作無所有空。即諸因緣法中,求我、法不可得。(十六)無法空(梵 abh⑧va-〆Аnyat⑧),又作無性空、非有空。即諸法若已壞滅,則無自性可得,未來法亦如是。(十七)有法空(梵 svabh⑧va-〆Аnyat⑧),又作自性空、非有性空。即諸法但由因緣而有,故現在之有即非實有。(十八)無法有法空(梵 abh⑧va-svabh⑧va-〆Аnyat⑧), 又作無性自性空。即總三世一切法之生滅及無為法,一切皆不可得。此十八空,各經典依廢立互異,而立十三空、十四空、十六空、二十一空等諸說。〔大品般若經 卷一序品、放光般若經卷一、光讚般若經卷一、大般若經卷四七九、卷四八○、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大智度論卷三十一〕p353


無作三昧:
指 於一切生死法中,離願求造作之禪定。即對一切諸法無所願求,為與苦諦之苦、無常二行相,集諦之因、集、生、緣四行相相應之三昧。又作無願三昧(梵 apraihita-sam⑧dhi)、無作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係三三昧之一,三解脫門之一。〔增一阿含經卷十六、大品般若經卷一、無量壽經卷上〕 (參閱「三三昧」521)p508 7

無相:
<一>梵語animitta。無形相之意。為「有相」之對稱。大寶積 經卷五(大一一‧二九上):「一切諸法本性皆空,一切諸法自性無性。若空 無性,彼則一相,所謂無相。以無相故,彼得清淨。若空無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此即謂一切諸法無自性,本性為空,無形相可得,故稱為無相。另據北本大般 涅槃經卷三十師子吼菩薩品載,涅槃無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相、住相、壞相、男相、女相等十相,故涅槃又稱無相。  此外,賴寶之真言名目載,無相有淺略、深祕二義,即:(一)諸法之體性,如幻虛假,自性為空,一相不存,無色無形,此為淺略之無相。(二)一相之中雖具 一切相,然不留一相;此非為無色無形之無相,乃係具一切之相而無一相之義,故為深祕之無相。前者表示顯教遮情之意,後者為真言表德之義。另就「教」而言, 可分有相教、無相教;就「行」而言,可分有相行、無相行;就「觀」而言,可分有相觀、無相觀;就「土」而言,可分有相土、無相土。〔大品般若經卷十、卷二 十一、卷二十二、大智度論卷十八、卷六十一,百論卷上捨罪福品〕(參閱「有相無相」2437)  <二>(684~762)唐代禪僧。俗姓金,世稱金和上、東海大師。原為新羅王族,於新羅之群南寺出家受戒後,開元十六年(728)隨入唐 使航海來華。謁玄宗,住禪定寺,未久入蜀,至德純寺,欲師事處寂,時處寂因病不得引見,然無相燃一指供養,遂得留止二年。二十四年,處寂遣人喚無相,付囑 從智詵所傳之達磨衣,遂隱山中修頭陀行。後應請開禪法,住成都府淨眾寺,化導二十年。天寶末年玄宗入蜀曾召見之,禮錫豐隆。寶應元年(762)五月,將信 衣付囑予無住,十九日坐化,世壽七十九。師於每年十二月及正月設道場說法,先引聲教念佛,次說無憶、無念、莫忘三句。後世之淨眾宗,即指無相之法系。其傳 承及教旨,見於宗密「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圓覺經大疏鈔卷三下、宋高僧傳卷十九、神僧傳卷七、曆代法寶記、景德傳燈錄卷四、禪學思想史卷上(忽 滑谷快天)、支那淨土教理史(望月信亨)、禪宗史研究(宇井伯壽)〕p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