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11, 2007

大智度論第三十三卷讀書會

題目:
Jessy:
1.解釋無生際
2.說明解釋十二部經的由來:修多羅、祇夜、受記經、伽陀、優陀那、因緣經、阿波陀那、如是語經、本生經、廣經、未曾有經、論議經。

Si:
1. 什麼是眷屬?法眷屬?
2.如般舟經說:以般舟三昧力故,雖未得天眼,而能見十方現在諸佛;此菩薩以天眼故,見十方諸佛,有何等異?

Macy:
1.解釋布施福處,持戒福處,修定福處,財福、法福處
2.解釋「於四諦得眼、智、明、覺。」

琇玲:
1.解釋慳心、破戒心、瞋恚心、懈怠心、亂心、癡心,為何菩薩菩薩摩訶薩欲不起慳心、破戒心、瞋恚心、懈怠心、亂心、癡心,當學般若波羅蜜
2.何謂五眼?

庭逸:
1. 解釋這段:「問曰:云何殺罪相?答曰:知是眾生故奪命得殺罪,非不故;安隱快心得殺罪,非散亂狂心;奪命得殺罪,非作瘡;死已得殺罪,非未死;身業是殺罪,非口教;身作是殺罪,非但心生惡。如是等罪,止不作,是初戒善相。或有人言:謂是不隱沒無記,或欲界繫,或不繫,是非心、非心數法,非心相應,非隨心行,或共心生,或不共心生,非業相應,非隨業行,或共業生,或不共業生,非先業果報,得修、行修,身證、慧證,或思惟斷,或不斷,離欲界欲時得斷知,凡夫聖人共有。是名說不殺生戒相;餘戒亦如是隨義分別。諸戒讚歎論議,如尸羅波羅蜜中說。修定福處者,雖經中說修慈是修定福,亦說有漏禪定能生果報者,總名修定福。以欲界多瞋多亂故,先說慈心為修定福。得慈方便,願與眾生樂,後實見受樂,是心相應法,名為慈法。是法或色界繫,或不繫,是為真慈;是方便慈,欲界繫。常隨心行,隨心生,無形無對,能緣法,非業、業相應,而隨業行,共業生,非先業果報,得修、行修,身證、慧證,或思惟斷,或不斷,離色界欲時得斷知。有覺有觀,亦無覺有觀,亦無覺無觀。或有喜,或無喜,或有息,或無息,亦凡夫人亦聖人。或樂受相應,或不苦不樂受相應。先緣得解相,後緣實義。根本四禪中,亦過四禪;依止四禪得者,牢固有力。慈應言親愛,無怨無諍故,名為親愛。能緣無量眾生故,名為無量。能利益眾生,能離欲故,名為梵行。慈心餘論議,如四無量中說」

惠君:
1.修定福中,佛何以但說慈心不說餘?
2.一佛所說,猶尚難持,何況無量諸佛所說,欲憶而不忘?
---------------------------------
時間:2007. 04.14 (六) 14:00 - 18:00
地點:台北市紹興北街23-1號8樓(善導寺站6號出口)

---------------------------------
題目稍後公佈

3 comments:

Si said...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
Si said...

呃 第二備案

居仁堂
地圖

Si said...

依照慣例,我先來回答作業

眷屬
根據佛光辭典解釋
眷為親愛,屬為隸屬,指親近、順從者。


謂佛陀有大眷屬與內眷屬;內眷屬指其出家以前車匿、瞿毘耶等人,以及苦行時之五人給侍、得道時之阿難等;大眷屬則指舍利弗、目犍連等諸聖,及彌勒、文殊師利等諸菩薩。 善導將佛陀之眷屬分為在家、出家二種,佛陀有伯、叔四人為在家者稱為外眷屬,佛弟子為出家者稱為內眷屬。惟若廣義言之,則凡聞道受教者均為佛之眷屬。又隨附無漏淨慧必起之心所及四相,亦稱為眷屬。巴利律藏分為五部分,其中最後部分,亦稱為眷屬;意即律藏之補遺。

眷屬,依文意來應該是親近佛,佛法修行順從佛法的人。
而法眷屬應該是修習相同法門的人與修習指導對象的關係而稱之。


般州三昧
定行之一種。又作常行三昧、般舟定、諸佛現前三昧、佛立三昧。在一特定期間(七日至九十日)內,修行三昧,得見諸佛。據般舟讚載,以九十日為一期,常行無休息,除用食之外,均須經行,不得休息,步步聲聲,念念唯在阿彌陀佛。般舟讚又謂,行此定法,須正身業,口稱佛名,意觀佛體,三業相應,故總稱為三業無間。在我國,以廬山慧遠最早聚眾結社行此定法,其後智顗、善導、慧日、承遠、法照等諸師相繼發揚此一定行,遂普遍盛行於我國與日本。


透過行般州三昧的方式,就像淨土法門的方式以身口意觀想十方三世諸佛與其相應。而成佛威力,得見天眼。

答曰:以佛神力故令菩薩知。如經說:一切眾生無知佛心者,若佛以神力令知,乃至[虫+昆]蟲亦能知;以是故知佛以神力故,令菩薩知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