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08, 2006

大智度論16次研討會課後補充暨名詞解釋

四無量心:
又作四無量、四等心、四等、四心。即佛菩薩為普度無量眾生,令離苦得樂,所應具有之四種精神。據中阿含卷二十一說處經、大智度論卷二十所列舉阿毘曇說之解釋,即:
(一)緣無量眾生,思惟令彼等得樂之法,而入「慈等至」,稱為慈無量。
(二)緣無量眾生,思惟令離苦之法,而入「悲等至」,稱為悲無量。
(三)思惟無量眾生能離苦得樂,於內心深感喜悅,而入「喜等至」,稱為喜無量
(四)思惟無量眾生一切平等,無有怨親之別,而入「捨等至」,稱為捨無量。 

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載,修四等心得度欲界天,而住於梵處,故四無量又稱四梵堂、四梵處、四梵行。蓋四梵堂之說,或係外道婆羅門所倡,雜阿含經卷二十七所載諸外道亦有同類說法。而佛陀轉用彼說,以教授諸弟子。 據俱舍論卷二十九載,「無量」一詞,凡有三義:(一)以無量之眾生為此四心之所緣,(二)此四心能牽引無量之福,(三)此四心能招感無量之果。同卷又舉出四無量對治四障之說,即以慈無量對治瞋,悲無量對治害,喜無量對治不欣慰,捨無量對治欲界之貪瞋。關於四無量之依地,喜無量為喜受所攝,故依初靜慮與二靜慮,慈、悲、捨三無量則通依四靜慮、未至定、中間定等六地。或謂四無量為有漏之根本靜慮所攝,不能斷諸惑之得,故除去未至定,而僅依五地。或謂四無量廣攝定、不定地,通欲界地、四根本定、近分定、中間定等十地。蓋於小乘,唯緣無量眾生,而起慈、悲、喜、捨四心;然於大乘,則廣說眾生緣、法緣、無緣等三種慈,故說法自有不同。大智度論卷二十列舉三種慈,即:(一)眾生緣,為凡夫及有學之人所生起,即緣一切眾生而無怨親之別,普欲令得利益。(二)法緣,為無學或辟支佛等所起,即以慈念緣五蘊之法,令不知人空者得樂。(三)無緣,為諸佛所行,以佛住於實相而無分別,故心無所緣,唯以諸法實相智慧,令眾生得。上述三緣於悲、喜、捨亦如是。此乃於所緣有異,故各得三種分別。〔長阿含卷八散陀那經、未曾有因緣經卷上、彌勒菩薩所問經卷七、品類足論卷七、成實論卷十二、大乘莊嚴經論卷九、十地經論卷五、四念處卷三、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法華經玄贊卷三、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四〕p1777

八勝處:
又作八除入、八除處。即觀欲界之色處(色與相),制伏之而去除貪心之八階段。
勝處,謂制勝煩惱以引起佛教認識之所依處。即:
(一)內有色想觀外色少勝處, 即內心有色想,以觀道未增長,若觀多色,恐難攝持,故觀少色;為除內心之色想,藉觀色處之少分,制之而滅欲貪。
(二)內有色想觀外色多勝處,即觀道漸熟, 多觀外色亦無妨,諦觀一死屍乃至十百千萬等死屍,進而戰勝色處之多分。
(三)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勝處,即觀道漸為勝妙,內心已不存色想,更觀色處之少分而制 勝。
(四)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勝處,即更同樣制勝色處之多分。
(五)內無色想觀外色青勝處。
(六)內無色想觀外色黃勝處。
(七)內無色想觀外色赤勝處。
(八)內無色想觀外色白勝處。
以上(五)、(六)、(七)、(八)係內心已無色想,更觀外色青黃赤白,並制勝之,以對治欲貪。此八者皆以無貪善根為自性, 前四者均依初禪與第二禪,後四者均依第四禪,不依第三禪,因三禪天樂多心鈍。  又八勝處與八解脫之關係,依俱舍論卷二十九(大二九‧一五一下):「八中初二如初解脫,次二如第二解脫,後四如第三解脫。若爾八勝處何殊三解脫?前修解 脫唯能棄背,後修勝處能制所緣,隨所樂觀惑終不起。」即修解脫於其所緣唯能次第棄背,至捨貪心為止,並未得自在,故更修八勝處,能制所緣,令煩惱終不起, 乃是制伏對境得自在。〔仁王經卷上、大智度論卷二十一、大毘婆沙論卷八十五、法界次第卷中之下〕(參閱「八解脫」304)p296

八背捨:
同勝處
行者靜坐修觀,則能生出八種背捨。

何謂背捨呢?背是違背,捨即棄捨,意思是說背棄三界之五欲,捨卻諸有之著心,所以稱為背捨。

修此觀能開發無漏智慧,斷三界見思煩惱盡,即證阿羅漢果,至此,八背捨即轉名為八解脫。

十一切處:
十一切處即是一青、二黃、三赤、四白、五地、六水、七火、八風、九空、十識。以此十色,包括一切萬事萬物,作為一個對象,而起觀照。

四念處:
念處
念處
念處
念處
四念處禪觀是每個人都可以實踐的一種修行法門。 如果每一個人能夠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實踐,透過四念處的修行步驟,即可使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和煩惱減輕,甚至因壓力而產生的疾病也可痊癒。四念處禪觀不但可使自己專注在工作上,更可進一步超越自我,改善自我,達到煩惱止息及清涼解脫的境界。 
四念處巴利語是satipatthana,梵語為sMrty-upasthAna,是三十七道品之中的道品,是在日常生活中和許多問題中,訓練和警覺自心最有效的訓練方法之一。 巴利語satipatthana的 sati相當於梵語sMrti,原先的意思是「記住」,記住過去的事。一般心理學上的意思是「注意」或「專注」。Sati是八正道裡第七正道-正念。 patthana,原來的字是upatthana,的意思是「某人的心靠近一個地方」,也就是保持當下,保持覺醒和安置一處。」 Sati-patthana連起來的意思是保持當下的心念,此即是正念。 「四念處是正念的內容。」
更詳細的四念處內容請問google....


參考來源佛光辭典,及靜坐講義 釋暢懷 法師

4 comments:

達娃拉姆 said...

請問大家對最近來台的盛噶仁波切有什麼看法嗎?

Kingkiang said...

不予置評,只要自己信的是正法,派別之見,就讓各自去解決

達娃拉姆 said...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a blog administrator.
達娃拉姆 said...

嗯...
最近聽到各式各樣不同的評價,
不過我想,每一世的轉世活佛應該都有因應不同時代的不宣弘法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