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22, 2007

大智度論卷第五十二、五十三卷讀書會

這次會有題目,也請大家把上次到不老部落的照片檔案帶過來喔
---------------------------------
題目:
這次不指定人回答,輪流隨機回答
1. 為何說摩訶衍不異般若波羅密?
2. 須菩提為何自問“於一切種,一切處,求菩薩不可得。世尊!我當教何等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又自答。何謂畢竟不生?何因緣故,言菩薩摩訶薩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
3. 心、心數法無形、不可見,故可無邊;色是有形、可見,云何無邊?
4. 何謂無常亦不失?無常即是動相,即是空相何解?
5. 解釋不受、不示、不住、不著亦不言。什麼是不二不別?
6. 何因緣故,色不生為非色,乃至一切種智不生為非一切種智?何因緣故,色不二為非色,乃至一切種智不二為非一切種智?解釋色入無二法數者
7. 五下分結、五上分結是什麼?云何是五種菩提?無生法中有哪兩種二種失?
8. 解釋"我樂說無生法,亦樂說無生相,是樂說語言亦不生。"須菩提已種種因緣定說不生法,今舍利弗何以故更問不生法生,生法生?
9.何謂大悲念?何謂無緣悲? 種種讚此般若波羅蜜微妙甚深,誰能隨順應般若波羅蜜行?


-------------------------------
時間:2007.11.24 (六) 14:00 - 18:00
地點:台北市紹興北街23-1號8樓(善導寺站6號出口)

---------------------------------

4 comments:

Jessy said...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
Jessy said...

戒禁取(sīlabbata-parāmāsa, śīlavrata-parāmarś a,戒取、戒禁取見)

是指雖然認同因果業報的道理,但是由於其因果關係不正確,而建立邪因邪果之說。邪見是否認因果的無因無果、無因無緣之說,戒禁取則相對於此,是有因有果、有因有緣之說;但是其因、緣、果的關係不正確。

後世阿毘達磨,將戒禁取分為(1)非因計因,(2)非道計道二種,前者是將不是原因的以為是原因,是錯誤的因果關係說;後者是將不是朝向理想的正確之道看成正道,是錯誤的修道說。

非因計因的戒禁取之例,如:認為人類幸運或不幸的命運,是依最高神的旨意,由其創造支配而決定;或者過去世的宿業能完全左右現世的命運;或者依於出生、身體要素之結合狀態的好壞,人類一生的命運從出生時就已被決定;或者依於日時或方位,即已決定禍福之命運等等,種種不合理的迷信,即是戒禁取。這些皆是沒有認清正確的因果關係。

非道計道的戒禁取之例,如:認為在河水中沐浴、塗滿塵土,或模仿象、狗過日子,就是生天的原因;或者主張只有苦行或禪定,才能得到最高的證悟等等。從佛教來看,當時外道的修行方法,有許多是非道計道的戒禁取。釋尊出家之後,因為當時出家人提倡禪定與苦行的修行方法,所以釋尊起先跟隨有名的禪定家阿羅邏迦藍(*Āḷāra-kālāma)仙人、優陀羅羅摩子(*Uddka-Rāmaputta)仙人學習,雖然得到了比他們更高的禪定,但是仍不滿足,便拒絕了他們的強留,一次又一次地嚐試不同的苦行。花了六年的時間,將生命孤注一擲地徹底實踐當時所有的苦行,仍然無法滿足,最後終於捨棄了苦行。這是由於那些禪定或苦行並不能達到正確的理想目標之故。在這反省之下,懷著正確的理想意識,藉由菩提樹下的禪定,方成正覺。在外道的修行中,有著對於自我錯誤的執著,這些有關錯誤修行法的戒禁取,或者有關錯誤理想目標的見取,皆可看成包含在三結中的戒禁取之中。

出處

Si said...

五上分結
順益上分界之五種結惑。全稱五順上分結。略稱五上結、五上。結,繫縛、煩惱之義。於三界中之上下二界各有五種結。五上分結即上分界之色界與無色界之五種結惑,繫縛眾生,令其不得超離其界。五上分結即:
(一)色貪,貪著色界五妙欲之煩惱。
(二)無色貪,貪著無色界禪定境界之煩惱。
(三)掉舉,上二界眾生心念掉動而退失禪定之煩惱。
(四)慢,上二界眾生恃自凌他憍慢之煩惱。
(五)無明,上二界眾生耽著禪定,而於真性無所明了之煩惱。


五下分結

指順益下分界之五種結惑。乃對五上分結而立五下分結。全稱五順下分結。略稱五下結、五下。即三界中之下分界(欲界)之五種結惑,繫縛眾生,令其不得超脫其界。五下分結即:
(一)欲貪,於順情境上生起貪著之心而無有厭足。
(二)瞋恚,於違情境上生起瞋恨之心而不自已。
(三)有身見,於名(心)、色(色身)、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妄計為身,執著我見。
(四)戒禁取見,取執非理無道之邪戒。
(五)疑,迷心乖理,狐疑不決,由此疑惑而迷真逐妄,背覺合塵。 欲界眾生由於上述之欲貪與瞋恚二結,遂不得超離欲界,若有能超離者,由有身見等後三結,終亦還下於欲界,故偏立此五種,稱為順下分結。五順下分結以三十一事為自性,所謂欲貪與瞋恚各為欲界五部之所斷,故有十事;有身見為三界見苦所斷,故有三事;戒禁取見為三界各見苦、見道所斷,故有六事;疑為三界各四部之所斷,故有十二事,總成三十一事。〔雜阿含經卷三十二、俱舍論卷二十一、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九、順正理論卷五十四、大乘義章卷五末〕

五菩提:
一者、名發心菩提,於無量生死中發心,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菩提,此因中說果;
二者、名伏心菩提,折諸煩惱,降伏其心,行諸波羅蜜;
三者、名明心菩提,觀三世諸法本末總相、別相,分別籌量,得諸法實相,畢竟清淨,所謂般若波羅蜜相;
四者、名出到菩提,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著般若波羅蜜,滅一切煩惱,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薩婆若;
五者、名無上菩提,坐道場斷煩惱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等五菩提義。

無生法中有二種失:麤失者,殺盜等罪故,有三惡道;
細失者,用著心布施、持戒等福故,有三善道。若菩薩生難心、苦心,則不能度一切眾生。如世間小事,心難以為苦,猶尚不成,何況成佛道?成因緣者,所謂大慈大悲心,於眾生如父母、兒子、己身想。何以故?父母、兒子、己身,自然生愛,非推而生愛也。

amanda said...

不太確定是不是這“十無“,,,大家一起看一下吧!謝謝~
1. 無所有
2. 空
3. 離
4.無邊
5.無自性
6.無常不失
7.不受
8.不示
9.不住
10.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