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16, 2007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一、四十二卷讀書會

本週原則上照常舉行,若颱風未過,風雨過大再通知大家
希望大家在風雨中都平安,讀經祈福
這次請大家來之前先把這些名詞查清楚:
波羅聶提、十譬喻、十八空、菩提心、無等等心、大心、四信、四種愛、十譬喻、先尼梵志

---------------------------------
時間:2007. 08.19 (日) 14:00 - 18:00

---------------------------------

1 comment:

Si said...

波羅聶提
波羅聶提(prajJapti),義譯為假,假名,施設,假施設等。
出自《大智度論》,三假施設,是三波羅聶提。
這三類假施設,《大智度論》的解說有二;初說是:「五眾[蘊]等法是名法波羅聶提。五眾因緣和合故名為眾生,諸骨和合故名為頭骨,如根、莖、枝、葉和合故名為樹,是名受波羅聶提。用是名字取(法與受)二法相,說是二種,是為名字波羅聶提」5。

(1)依論所說,法波羅聶提──法假(dharmaprajJapti),是蘊、處、界一一法。

色、聲等一一微塵,貪、瞋等一一心心所,阿毘達磨論者以為是實法有的,《般若經》稱之為法假施設。

(2)受假,如五蘊和合為眾生,眾骨和合為頭骨,枝葉等和合為樹,這是複合物。在鳩摩羅什的譯語中,受與取相當,如五取蘊譯為五受陰,所以受波羅聶提,可能是upAdAna-prajJapti 6。受假──取假,依論意,不能解說為心的攝取,而是依攬眾緣和合的意思。

(3)名假(nAma-prajJapti),是稱說法與受的名字,名字是世俗共許的假施設。


十譬喻

《大智度論》卷6也有

【經】解了諸法:1) 如幻、2) 如焰、3) 如水中月、4) 如虛空、5) 如響、6) 如犍闥婆城、7) 如夢、8) 如影、9) 如鏡中像、10) 如化。1(101c)

【論】是十喻,為解空法故。

白話解析

所謂大乘十譬,即指大乘佛教諸經典,常以(一)幻、(二)炎、(三)水中月、(四)虛空、(五)響、(六)犍闥婆城、(七)夢、(八)影、(九)影中像、(十)化。十種譬喻,講解「空」的道理,以十種不實之物,直指空性,了悟真如實相。

 所謂十緣生句,則出自佛教《大日經卷一‧住心品》,為解諸法之「空」理,亦以十種事象譬喻人身之「空」與「無常」。其「十緣生」之「緣」,即指萬法皆因緣所生,無自性,此「十緣」,則指(一)幻、(二)陽焰、(三)夢、(四)影、(五)乾闥婆城、(六)響、(七)水月、(八)浮泡、(九)旋火輪、(十)虛空華葉。依此十喻句,觀諸法無自性,皆因緣所生。

 十譬或十句都含水中月或水月,稱水中之月乃月之影現,並無月之實體,以此比喻諸法無自性,凡夫或眾生妄執心中所現之我或我所之相,而執著於諸法,實則諸法了無實體,《大智度論卷六》也說:「解了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化。」

 月亮懸於空中,其影則現於水上,曚昧無知的小兒(指凡夫眾生),見水中月,歡喜欲取;謂實相之月猶如法性,存在於實際的虛空之中,然而在凡夫眾生之心中則現為我、我所之相,且以此幻相執以為真為實。



十八空


即為破種種邪見所說之十八種空。即:

(一)內空,指眼等六內處中,無我、我所及無眼等之法。
(二)外空,指色等六外處中,無我、我所,及無色等之法。
(三)內外空,即總六根、六境內外十二處中,無我、我所及無彼之法。
(四)空空,不著前三空。
(五)大空,即於十方世界,無本來定方彼此之相。
(六)第一義空,又作勝義空、真實空。即離諸法外,別無第一義實相之自性可得,於實相無所著。
(七)有為空,即因緣集起之法與因緣之法相皆不可得。
(八)無為空,即於涅槃法離定取。
(九)畢竟空,又作至竟空。即以有為空、無為空破一切法,畢竟無有遺餘。
(十)無始空,又作無限空、無際空、無前後空。即一切法雖生起於無始,而亦於此法中捨離取相。
(十一)散空,又作散無散空、不捨空、不捨離空。即諸法但和合假有,故畢竟為別離散滅之相無所有。
(十二)性空,又作本性空,佛性空。即諸法自性空。
(十三)自相空,又作自共相空、相空。即諸法總別、同異之相不可得。
(十四)諸法空,又作一切法空。即於蘊、處、界等一切法,自相不定,離取相。
(十五)不可得空,又作無所有空。即諸因緣法中,求我、法不可得。
(十六)無法空,又作無性空、非有空。即諸法若已壞滅,則無自性可得,未來法亦如是。
(十七)有法空,又作自性空、非有性空。即諸法但由因緣而有,故現在之有即非實有。
(十八)無法有法空,又作無性自性空。即總三世一切法之生滅及無為法,一切皆不可得。

此十八空,各經典依廢立互異,而立十三空、十四空、十六空、二十一空等諸說。
〔大品般若經卷一序品、放光般若經卷一、光讚般若經卷一、大般若經卷四七九、卷四八○、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大智度論卷三十一〕
大智度論卷三十一

菩提心
梵語 bodhi-citta。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作無上正真道意、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道意、無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覺意。
即求無上菩提之心。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淨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當得速成無上菩提。
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願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薩學之所依;大乘菩薩最初必須發起大心,稱為發菩提心、發心、發意;而最初之發心,稱初發心、新發意。求往生淨土者,亦須發菩提心。無量壽經卷下謂,三輩往生之人皆應發無上菩提心。菩提心之體性,大日經卷一住心品謂,如實知自心,即為菩提。
即以本有之自性清淨心為菩提心。 
菩提心依種種緣而發,據菩薩地持經卷一載,發菩提心有四種緣,以如是四種緣為增上緣,欣樂佛之大智而發心,即:
(一)見聞諸佛菩薩之不可思議神通變化。
(二)雖未見神變,但聞說菩提及菩薩藏。
(三)雖不聞法,但自見法滅之相,故護持正法。
(四)不見法滅之相,但見濁世眾生為煩惱所擾,而難得發心。

另發菩提心經論卷上發心品載有四緣:
(一)思惟諸佛,
(二)觀身之過患,
(三)慈愍眾生,
(四)求最勝之果。

無量壽經宗要以「四弘誓願」作菩提心,且將之分為隨事發心(由具體之事項而發)與順理發心(由普通之真理而發)二種。
大乘義章卷九對發心立三種之別:
(一)相發心,見生死與涅槃之相,遂厭生死,發心求涅槃。
(二)息相發心,知生死之本性寂滅,與涅槃無異;離差別相,始起平等之心。
(三)真發心,知菩提之本性為自心,菩提即心、心即菩提,而歸於自己之本心。

摩訶止觀卷一上謂,藏教、通教、別教,乃至圓教之菩薩各因推量生滅、無生、無量、無作之四諦理而發心,故稱推理發心。大乘起信論則說信成就發心、解行發心、證發心等三種發心,於信成就發心所起之直心、深心、大悲心等三心,亦作三種發心。
密宗主張,發心為阿字五轉之一,復基於「菩提心論」行願、勝義、三摩地等三種菩提心,而說四種發心:
(一)信心,指對於求無上菩提毫無疑惑之心。以其為萬行之基礎,故又稱白淨信心。
(二)大悲心,發白淨信心後更立四弘誓願。亦作行願心、行願菩提心。
(三)勝義心,於諸教中選擇殊勝之真實。亦作深般若心、勝義菩提心。
(四)大菩提心,決定捨劣擇勝之際,十方諸佛即現眼前證知,諸魔見此則退怯不前。亦作三摩地菩提心。

以上四心雖一度區分,但本為一體,以至佛果間無須臾或離,此是為自行化他、世間出世間修諸尊之三密所得者,故稱有相菩提心;然以本來有相即無相,如虛空離一切相,故與無相菩提心相契。 於日本淨土宗,源空著選擇本願念佛集,以為菩提心是雜行,而加以廢斥。基於此理,淨土宗鎮西派區分為聖道門與淨土門之菩提心,且謂菩提心為總安心、三心為別安心,而主張不應排斥發菩提心。另外,淨土宗西山派區分為行門與觀門之菩提心,主張廢前者,後者即是「三心」。淨土真宗則分為自力菩提心與他力菩提心,其中佛以本願誓與眾生信樂,即真實之信心為願作佛心(願成佛之自利之心)、度眾生心(濟度一切眾生之利他之心),故稱他力菩提心、淨土大菩提心。〔大品般若經卷九、舊華嚴經卷九、優婆塞戒經卷一、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大日經疏卷一、卷十四、摩訶止觀卷一下

無等等心

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無等等心。不共聲聞辟支佛心。須菩提言。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不見法有生有滅有增有減有垢有淨。舍利弗。若法無生無滅。乃至無垢無淨。是中無聲聞心無辟支佛心。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佛心。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無等等心。不共聲聞辟支佛心。舍利弗語須菩提。如須菩提說。一切智心無漏心不繫心中不著。須菩提。色亦不著。受想行識亦不著。四念處亦不著。乃至十八不共法亦不著。
大智度論卷四十五

大心
(一)指大菩提心,乃求大菩提之廣大願心。
大智度論卷四(大二五‧八六上):「菩提名諸佛道,薩埵(有情)名或眾生或大心,是人諸佛道功德,盡欲得其心,不可斷不可破,如金剛山,是名大心。」十住毘婆沙論卷五(大二六‧四一上):「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也。」 
(二)指方便心。即住諸法皆空之觀,度一切眾生而起大悲之心。大智度論卷四十一(大二五‧三六三上):「初發心名菩提心,行六波羅蜜名無等等心,入方便心中,是名大心。」〔十住毘婆沙論卷五〕 
(三)(1652~1728)清代曹洞宗僧。福建古田人,俗姓宋。世稱恆濤大心禪師。年十三,依上生寺德轜老人出家,受具足戒於黃檗虛白。後參謁鼓山為霖道霈,二十餘載方證心要,得嗣其法。康熙四十一年(1702),為霖付以衣,囑師繼席鼓山。
師敝衣粗食,勵苦操作,主湧泉寺二十七年,頗有百丈之風。雍正六年十月示寂,世壽七十七。著有拈古、懷古等頌行世。
四信
<1>依大乘起信論之說,指虔信真如及三寶。又作四種信心。
即:
(一)信根本,謂真如之法為諸佛之師,眾行之本源,常信受者,得出離空有、能所等一切對待之相。
(二)信佛,謂信佛具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諸佛,得發起善根,求一切智。
(三)信法,謂佛法能滅除慳、貪等障,常念修行諸波羅蜜,則可得大利益。
(四)信僧,謂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故應常樂親近,以求如實之行。 
另據起信論疏筆削記卷十八載,四信中之信真如(根本)為佛之本,信佛為所成,信法為所依,信僧為所學;並將之配於教、理、行、果等四法。〔大乘起信論義疏卷下〕(參閱「四證淨」1850) 

<2>天台宗依據法華經卷五分別功德品之說,將佛在世時弟子信解之不同,分為四階位:
(一)一念信解,謂隨所聞而開悟,信一切法皆是佛法,然僅止於自解,尚未能向他人說教者。
(二)略解言趣,謂稍具說法之能力,而略能向他人說教者。
(三)廣為他說,謂廣聞廣解,能廣為他人說法者。
(四)深信觀成,謂信解、說法、觀行具足,而能自觀體得者。 

此外,法華文句記卷十上,將四信配於聞、思、修三慧,即:一念信解、略解言趣配於聞慧位,廣為他說配於思慧位,深信觀成配於修慧位,由淺至深而漸修成六根清淨之十信位。〔法華文句卷十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七之四〕 
<3>為修行淨土者信心堅固之四種相。依日本淨土真宗開祖親鸞之愚禿鈔卷下本載,願往生淨土者,對
他人之非難亦不動搖之信心有四種:
(一) 往生信心,
(二)清淨信心,
(三)上上信心,
(四)畢竟不起一念疑退之信心。

親鸞根據善導之觀經疏散善義心釋之下所說,乃依四類提出疑難者之階位高下,分別列舉四種往生信心之相。
即以往生信心破除百千萬億別解、別行凡夫之疑難,以清淨信心破除地前菩薩、羅漢、辟支佛等之疑難,以上上信心破除初地以上乃至十地菩薩等之疑難,以畢竟不起一念疑退之信心破除化佛、報佛等之疑難。所謂疑難,指四類人中有引經據典說淨土為虛妄而不得往生,或謂佛陀所說之淨土教為虛妄等,然行者以信心破之則更增上往生之信心。〔觀經散善義傳通記卷一〕